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制定 > 正文

河曲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曲县“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

 时间:2023-12-25       大    中    小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河曲县“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曲县人民政府      

         

  

    

    

  河曲县“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 

    

    

 

      

    

  一、形势分析  

  (一)“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效  

  (二)“十四五”期间发展的机遇  

  (三)“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分项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二)加强应急管理法治建设  

  (三)加强本质安全能力建设  

  (四)加强灾害事故预防体系建设  

  (五)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  

  (六)加强应急综合保障体系建设  

  (七)加强应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八)加强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建设  

  四、重点工程  

  (一)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二)提升本质安全生产能力  

  (三)提升灾害事故救援能力  

  (四)提升综合支撑能力  

  (五)提升社会应急能力  

  五、规划实施及评价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经费投入  

  (三)强化规划宣传  

  (四)强化监督评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市蹚出全面转型的忻州之路的攻坚期;同时也是我应急管理部门重组、机构小县改革后全力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依据《山西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忻州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等编制本规划。规划重点阐明全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引导资源配置、布局重大项目,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形势分析

(一)“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三五以来,全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和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实施《河曲县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河曲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河曲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河曲县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经过各行业领域共同努力,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机构改革以来,全整合应急管理资源,建立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成立全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和17个专项指挥,建立了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专业应急力量为协同、企业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全面落实山西省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出台《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意见》(晋应急总指发〔2019〕1号),对健全应急管理“五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十项机制,提升应急管理五种能力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全应急管理系统面对新体制新职能新任务,面对严峻复杂的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积极努力,全面履职,努力在风险防范上出实招、在防灾减灾救灾上下功夫、在应急管理上求突破,强化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实现了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良好开局。 

  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以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能力为重点,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健全统筹应急协调和属地管理体制、完善社会力量和社会参与机制,稳步推进一案三制。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能力、加强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加强城乡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主要建设任务。 

  防灾减灾和应急救灾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完备,AB双岗基层灾害信息员等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提升了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早期识别能力。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明确了级救灾物资管理职责划分,完善了救灾物资保障制度。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提升,创建3山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以防灾减灾日等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防灾减灾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公众自救互救技能不断增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全面加强和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方案》《河曲县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暂行办法》,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0条规定,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科技支撑,严格监管执法,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按照四铁忻州市安全生产“543”工作机制要求,全“预防在先整治在后”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更加健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基本实现了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治理体系,监管执法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保持“双下降”态势,杜绝了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职业病危害防治能力明显提升,安全生产规划确定的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亿元GDP死亡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等目标指标均在控制范围内,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规划目标 

2020年 

1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十二五”时期平均数以内 

6 

9 

4 

4 

4 

10 

2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081 

0.0933 

0.0373 

0.0368 

0.0349 

0.2以下 

(二)“十四五”期间发展的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领域改革发展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为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根本遵循。二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为全市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三是长期以来工作取得的成绩、积累的宝贵经验及行之有效的做法为做好“十四五”期间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加强和改善,为全市吸引投资、建设科技含量较高的大项目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安全生产基础,为推动我县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有力契机。五是七进活动的不断深入扎实开展,全民应急管理和安全文化意识大幅度提高,为十四五期间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三)“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挑战

  “十三五”以来,全县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与人口小县和机构改革发展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我县属于自然灾害较严重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复杂,干旱、滑坡、低温冷冻、泥石流等灾害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二是小微行业企业数量多,整体安全生产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等制约安全生产的根本因素还没有消除,安全生产基础仍然不牢固。随着经济转型发展,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风险。三是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各种巨灾和大灾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严重危害性,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同时,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社会风险不断积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种利益交织,都将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安全风险将会进一步放大。四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市风险暴露和脆弱性增加,城市应急管理将成为一项新的挑战。五是人口小县和机构改革建立了新的应急管理体系,但是应急管理还存在认知短板、制度短板、能力短板,机制不顺,应急救援力量和专业救援能力不足,应急管理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法制建设滞后、社会参与程度不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化解较大安全风险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及安全生产重要讲话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按照“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聚焦市336”战略布局,加速高质量转型发展,在“六新”发展战略上取得新突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为主线,完善体制机制法制,压实风险防控责任,狠抓制度措施落实,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绝对领导,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凝聚力量、提供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摆在首位,不断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生产和谐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树立底线思维和系统观念,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注重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管控,严格灾害事故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坚持依法管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领域法规标准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应急管理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步伐。 

  坚持精准治理。科学认识和系统把握灾害事故致灾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做到预警发布精准、抢险救援精准、恢复重建精准、监管执法精准。 

  坚持社会共治。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工作始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化群测群防群治,大力弘扬应急和安全文化,加大宣传培训和科普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安全意识,积极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三)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本质安全能力全面提高,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形势趋稳向好,各类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全社会防范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应急体系,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大幅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水平达到新高度,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全面形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专栏1  “十四五”核心指标   

序号 

指标内容 

2025年预期值 

指标性质 

1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15% 

约束性 

2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33% 

约束性 

3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10% 

约束性 

4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0.04 

约束性 

5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 

<0.8 

预期性 

6 

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 

<20000 

预期性 

7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0.8% 

预期性 

  分项目标: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领导体制、指挥体制、协同机制、职能配置、机构设置更趋合理,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应急管理机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大幅改善,工作效率、履职能力全面提升。应急管理部门装备达标率达到80%。 

  ——灾害事故防控能力全面提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感知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防灾能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提升,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消防等重特大安全事故。灾害事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灾害事故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到90%。 

  ——灾害应对准备能力显著增强。综合救援、专业救援更加合理,应急救援效能显著提升,应急预案、应急通信、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紧急运输等方面保障能力全面加强。专职消防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达到0.4‰,灾害事故发生后受灾人员10小时内得到有效救助。 

  ——应急要素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产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应用、关键技术应用取得重大突破,规模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初步形成,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应急管理部门专业人才占比超过60%。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1.完善领导指挥体制

  健全完善防救相承的责任体系,强化党委和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和“管行业管风险防范、管行业管应急救援”的原则,细化各相关部门在风险隐患防范治理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的工作职责。建立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统筹灾害事故救援全过程管理。健全分级响应机制,明确各级各类灾害事故响应程序,进一步理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抗震救灾等指挥机制。 

2.完善监管监察体制

  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监管执法职责,组建局队合一的行政执法队伍,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制定防震减灾、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领域的执法权责配置清单。按照山西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意见,加强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机构建设,强化执法工作条件保障,按照标准配齐配足执法装备。加强矿山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优化各级机构设置,充实专业力量。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制,理顺危险废物、新型燃料、人员密集场所等危险物品、危险区域的安全监管职责,强化对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构建权责一致、权威高效执法监督体制,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3.优化应急协同机制

  强化部门协同。充分发挥相关议事协调机构的统筹推动作用,明确各部门在事故预防、灾害防治、抢险救援、物资保障、恢复重建、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健全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协同机制、灾害事故处置应对协助机制。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加强会商研判,衔接好”“责任链条,形成整体合力。 

  强化区域协同。健全自然灾害地区协调联动机制,统一应急管理工作流程和业务标准,联合开展区域风险隐患普查,建立健全联合指挥、应急调度、灾情速报、资源共享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区域综合应急演练,强化互助调配衔接,实现区域重大风险联防联控。 

  强化军地协同。健全应急救援军地协同机制,完善抢险救灾的程序方法,建立联合搜救行动机制。积极推进军地应急力量训练条件开放共享,将应急救援纳入日常培训演训的范围。强化军地联动指挥、灾情动态通报和救援力量需求对接,开展常态化联演联训。建立军地联合应急保障机制,以物资器材、能源保障、紧急交通、医疗卫生、应急食品、基础设施等为重点,推动军地应急资源共享共用。 

4.压实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

  全面落实安全生“543”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员安全责任、应急五个体系严格“双重预防机制”分级分类人员素质安全值班四项管理;坚持安全宣传重奖重罚考核巡查三项制度。 

  强化地方属地责任。建立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失职追责的应急管理责任制,在自然灾害防治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推动落实自然灾害防治地方党委责任,将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纳入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推动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和煤矿安全生产特别规定,制定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工作清单”,把安全生产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健全地方政府预防与应急准备、灾害事故风险隐患调查及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救灾等工作责任制,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治理机制。以建立现代化企业法人治理体系为基础,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推行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组建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团队,提高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专业能力。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重点用于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企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升降级制度和联合激励制度,加强动态管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承诺公告、举报奖励等制度。实施工伤预防行动计划,按规定合理确定工伤保险基金中工伤预防费的比例。 

  严格责任追究。健全灾害事故直报制度,严厉追究瞒报、谎报、漏报、迟报责任。完善重大灾害评估和事故调查机制,强化灾害事故发生演变的原因分析和经验教训总结,推动调查重点延伸到政策制定、制度管理、标准技术等方面。加大对灾害事故调查评估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和责任处理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办,严格落“四不放过”原则。加强对未遂事故和人员受伤事故的调查分析,严防小风险酿成大事故。将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行为列入刑事追诉的范围当中,加大对安全生产犯罪的预防惩治力度。完善应急管理责任考评指标体系和奖惩机制,建立健全较大以上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回头看”制度。综合运用巡查、督查等手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监督考核。 

(二)加强应急管理法治建设

5.健全完善普法机制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常态化普法教育机制,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活动,推进安全宣传七进常态化。持续打造宣传典型,加大典型案例的普法宣传,对已申报的先进典型分类进行经验总结,举办经验座谈会,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广典型经验,推进七进活动深入开展,统筹安全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服务下基层、进社区、入农村等志愿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巩固宣传成果,挖掘先进人物,讲好先进故事,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安全的浓厚氛围。 

6.严格安全监管执法

  深化应急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科学编制并落实年度执法计划、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编制统一执法目录,实行执法检查重点事项清单制度,完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权责清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监管执法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依法依规严格执行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惩戒制度,提高执法震慑力。规范实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格执行移送标准和程序。健全安全生产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坚决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7.完善执法监督机制

  完善落实重大行政执法法治审核、执法行为审议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法治审核决策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配齐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加强安全生产法律监督,通过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方式,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定期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民主评议、案卷评查,加强对执法活动的内部监督,完善安全生产执法纠错制度和执法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撤销或变更发现的错误行政执法行为。严格实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 

8.严格应急标准落实

  严格落实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推动重要标准的应用实施和实施效果评估。推动企业标准化与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实施安全生产企业标“一企一策”,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支持企业制定高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安全生产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协会、企业率先制定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三)加强本质安全能力建设

9.严格安全准入

  深化源头治理,防范化解隐患风险。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把安全生产贯穿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生产、经营等各环节。推动建立高危行业领域建设项目安全联合审批制度,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进一步提升危险作业自动化控制水平。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矿山等禁限控目录,严禁在人口密集区周边新建危险物品生产和储存等高风险项目,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装置的上下游配套装置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强化源头治理,加强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空间和安全准入管理,严格按规定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并落实管控措施,禁止自动化程度低、工艺装备落后等本质安全水平低的项目进区入园。加强矿用、消防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和安全性能检测检验。优化客运、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安全技术和安全装备配置水平。 

10.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落实安全生产重点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严格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按照国家修订公布的目录及时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结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条件的产能,有效防控风险。 

11.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按照重点行业领域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推动企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隐患评估和危害辨识针对高危工艺、设备、场所和岗位等,加强动态分级管理,落实风险隐患防控措施,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建立健全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联动机制,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场所、区域等进行重点管控,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化解措施。落实城市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登记、监管制度,建立管理档案和动态管理数据库。全面辨识主要安全风险,强化风险管控。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本质安全提升行动。实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开展整改效果评价,及时整改销号。将安全风险预防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支出范围。 

12.持续推进专项整治

  扎实开展全“零事故”单位创建。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督促企业严格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用地,统筹考虑企业搬迁和项目建设审批。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规范化,实施本质安全提升行动。 

  危险化学品:液化天然气,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精细化工企业及风险评估,非法违法“小化工”整治,自动化控制,特殊作业和有限空间作业,重大危险源管控,油气站等易燃易爆剧毒设施,化学品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 

  矿山: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开采深度超千米、单班下井人数多的煤矿。入井人数超过30人,边坡高度超过200米的露天矿山。 

  消防:老旧小区、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博物馆和文物单位、文旅场所、群租房、“三合一”“多合一”场所、电动自行车、外墙保温材料、彩钢板建筑、家庭加工作坊、城乡结合部、物流仓储、乡村火灾。 

  道路运输:急弯陡坡、临水悬崖、长下坡、危桥、隧道、无中央隔离设施的一级公路、农村马路市场等路段及部位;客运车辆,“大吨小标”、非法改装货车,重载货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三超一疲劳”、农用三轮违法载人。邮政快递主要包括火灾、车辆安全、作业安全等。 

  建筑施工:城市规划,城市安全平台体系,市政基础设施,利用原有建筑物改建改用酒店,饭店、学校、体育馆等人员聚集场所;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改造加固工程,拆除工程,桥梁隧道、高边坡工程,起重机械,高支模、深基坑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农村自建经营活动人员密集场所、渣土受纳场。 

  危险废物: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 

(四)加强灾害事故预防体系建设

13.加强风险源头预防管控

  加强风险评估。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为基准,制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健全落实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开展城市风险评估。定期开展易燃易爆场所、林区、地灾严重区段等重点危险区域安全风险评估,适时向社会发布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开展重大工程和设施安全风险评估,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科学规划布局。落实城乡规划、建设、运行等全生命周期灾害事故风险防控管理制度。落实省政府制定的自然灾害红线约束机制。强化自然灾害风险区划与各级各类规划融合,综合灾害事故风险因素、风险防控能力、现有人口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合理把握开发强度和建设规模,严格控制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落实安全标准、防护设施和管控措施。完善规划安全风险评估会商机制。加快形成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的城市空间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布局。将城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纳入当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予以优先保障,完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布局,落实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和后评价体系,建立多部门协调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模式,加强应急避难场所与学校、公园、绿地等建设的有机结合,坚持基本生活安置和人性化设计并重,严禁随意更改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基础设施的使用性质。 

14.强化风险监测预警预报

  提升风险监测能力。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视频识别、人工智能、模拟仿真、5G等技术,完善重点地区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布局、加密监测站点。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域覆盖、立体多维、智能协同的灾害事故监测感知网络。以感知设备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集成化为特征,实现重点行业领域安全联网监测,提高灾害事故监测感知能力。利用卫星、无人机、浮空平台等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强化对灾害事故易发多发频发地区的动态监测。 

  提升预警预报能力。推动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统一灾害事故预警数据标准,按要求建设综合预警预报平台,大幅提高灾害事故准确感知、快速评估和精准预警能力。建立安全风险综合智能研判和分级预警模型,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提高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公共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的智能分析研判能力。应用省应急厅建设的基于云架构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落实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标准体系,完善灾害事故信息预警发布机制,加快建立省、市、县一体化,快速、精准、高效、共享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提升发布覆盖率、精准度和时效性。建立重大活动风险提示告知制度和重大灾害性天气停工停课停业制度,明确风险等级和安全措施要求。推进跨部门、跨地域的灾害事故预警信息共享,强化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靶向发布能力,切实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精准度和覆盖面,解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 

15.加强自然灾害综合治理

  改善城乡防灾基础条件。落实城乡建筑、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农村住房设防标准,实施学校、医院、幼儿园、大型商场等重点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加固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推进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与土坯房改造。提升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容灾备灾水平。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与调蓄设施建设,优化和拓展城市调蓄空间。加大水、电、气、热、路等城市生命线和重要管网改造力度,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按照国家标准统筹规划建设消防救援站点。逐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自然灾害高风险地区居民搬迁避让,有序引导灾害风险等级高、基础设施条件差、防灾减灾能力弱的乡村人口向设防水平高的地区搬迁。 

  提高重大设施设防水平。提升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和重点基础设施设防标准。完善网络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增强可替代性和冗余性。加快推进主要产业及能源基地、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多通道、多方式、多路径建设,提升交通网络系统韧性。积极推进智能化防控技术应用,提升极端条件下抗损毁和快速恢复能力。继续推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开展已建治理工程维护加固。推进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重点蓄滞洪区调整与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防汛抗旱工程达标建设。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大沉降综合防治区域和景区地质灾害治理。开展重点河流崩岸治理、水沙调控、河道和滩区治理等工作,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提高行洪能力。推进干旱灾害频发多发地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和城镇备用水源地建设,加强易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应急供水送水设施建设。 

(五)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

16.建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训词精神,坚持“五个不动摇”,全面提升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立足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定位,优化力量布局和队伍编成,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全灾种”救援队伍。优化队伍先进适用装备配备,提高极端条件下综合救援能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员和志愿消防员,建立代训代管机制,实行联勤联管联训联战。加强和规范专职消防队及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实现应急救援力量全覆盖。 

17.强化行业专业救援队伍

  加强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所属各类救援力量专业化建设。依托各煤等企业组建一定规模的区域救援队伍。强化抗洪抢险、森林防灭火、生产安全事故、公用事业保障(电力、通讯、供水、排水、燃气、供热、交通等)等各类专业救援力量,不断提升专业救援能力。落实工作条件建设标准,加强队伍、装备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设备,加强队伍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共训共练。完善政府和企业购买应急服务机制,鼓励开发应急保险和理赔产品,加快建立专业救援队伍多渠道保障模式。 

18.依托地方民兵队伍

  健全地方民兵队伍应急联动新机制,细化民兵队伍参与抢险救灾的工作任务。明确需求对接、队伍使用的程序方法。依托民兵队伍组建一支抗洪抢险、森林草原火灾救援、交通应急抢险、应急机动通信保障、医疗防疫救援等应急半专业队伍。 

19.发展社会应急救援队伍

  开展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和乡(镇)、各部门应急先锋队调查摸底,掌握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人员、装备、资金、保障等基本信息。落实省政府制定的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法律地位、功能定位和主要职责。建立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管理服务平台,统一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形象标识,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推动建立队伍管理、人员备勤、装备维护、训练演练等制度。健全属地为主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调用机制,明确参与应急救援的方式、范围和限度,完善救援补偿政策及标准。推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能力分类分级测评,有针对性地指导提升管理水平和实战能力。建立社会应急救援力量诚信体系,落实激励约束政策,建立社会应急力量激励机制,按上级有关规定表彰或奖励作出重要贡献的社会应急力量。加大应急实训设施向社会应急力量开放共享力度,提供集中救援训练和能力测评基础设施保障。将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20.提升队伍协同应对能力

  完善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民兵队伍、社会力量和乡(镇)、部门应急先锋队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管理模式。将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纳入统一指挥体系,强化队伍统筹管理,加强队伍间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健全应急通信互联互通体系,完善共训共练、指挥协同、救援合作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应急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常态化协同训练和实战演练。完善地方综合应急指挥平台,构建科学高效的统一指挥体系。规范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指挥协调流程,实现各类救援力量就近调配、快速行动、科学指挥、有序救援,提升急难险重任务协同处置能力。 

(六)加强应急综合保障体系建设

21.强化应急预案准备

  完善预案管理机制。落实修订后的《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应急预案的统一规划和分级分类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定期评估修订机制和刚性要求。依照事件分类与分级明确相关各方职责和任务,强化上下级预案、同级预案、政府与企业、相邻地区等相关预案之间的有效衔接。建设应急预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强预案配套工作手册、行动方案等支撑性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加强预案培训和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预案督促指导工作机制。 

  加快预案制定修订。对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梳理、编制和修订完善,健全相互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预案编制修订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完善突发事件分类与分级标准,规范应急响应分级。有计划开展总体应急预案、各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预案修订工作,确保各类预案始终处于有效状态。 

  加强预案演练评估。制订并落实年度应急演练计划,鼓励开展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演练。开展常态化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演练,推动开展“双盲”演练。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加强跨部门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衔接,定期开展协同应急演练。注重开展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的定期评估和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后的总结评估。 

22.强化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优化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加快建立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体系。建立政府和社会、实物和产能相结合的应急物资装备储备模式。建立跨部门应急物资保障联动机制,健全跨区域应急物资装备协同保障、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落实特需物资装备储备制度及重大活动举办地应急储备制度。依法落实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期间政府紧急采购制度,优化紧急采购流程。加强应急物资分类编码及信息化管理。落实应急捐赠物资装备管理分配机制,优化捐赠物资装备审批流程。 

  加强物资装备实物储备。根据灾害事故风险分布特点,按照启动应急响应的应急物资装备保障需求,完善县、乡级物资装备储备布局,科学制定储备标准,建立健全包括重要民生商品在内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清单,合理确定各级、各类物资储备品种和规模并予以动态调整。推进各级救灾物资装备储备库建设,在交通不便和灾害风险高的乡镇、村建设救灾物资储备点,确保第一时间处置和应对各类突发灾情。建立应急物资装备更新轮换机制。加强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支持政企共建或委托企业代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库。发展物资装备协议储备,提高协议存储比例。针对重要民生商品等应急物资,支持社会责任储备建设,建立健全重点企业最低库存制度。 

  提升物资装备产能保障。落实应急物资装备产能储备目录清单,加强生产能力动态监控,分类掌握重要物资装备企业供应链分布。选择条件较好的企业纳入产能储备企业范围,建立动态更新调整机制。加强对重大灾害事故物资装备需求的预研判,完善紧急物资装备提前采购等储备方式。 

  应急物资装备储备重点品类,(1)生活类救灾物资:棉大衣、毛毯、毛巾被、夏凉被、家庭应急包、睡袋、折叠桌椅、简易厕所、炉子、场地照明灯、苫布、救灾帐篷、折叠床、棉被等物资。(2)综合性消防救援应急物资:空气呼吸器、水带、灭火防护服、防化服、隔热服、防冻服、防毒面具、泡沫灭火剂、高倍数泡沫发生器、泡沫管枪等物资。(3)森林草原防灭火物资:新型风力灭火机、火场切割锯、移动水池、电动水枪等扑火机具,智能头盔、过滤式呼吸面罩、阻燃防护服等防护装备,隔离带挖掘机、全道路运兵车、履带式森林消防车、履带式水泡车等特种车辆装备,小型无人侦察机、单兵通信终端等通信指挥装备,帐篷、睡袋等野外生存装备。(4)防汛抗旱物资:编织袋、土工布、防管涌单元、抢险网兜、防洪子堤等抢险物料,救生衣、橡皮艇、冲锋舟、抢险指挥艇、40-80马力船外机等救生器材,巡堤查险灯具、大型移动灯塔、汽柴油发电机、大中型排涝泵站、水下探测设备等抢险装备。(5)矿山事故应急救援物资:潜水泵、排水管路、应急电源、帐篷等物资装备。 

23.强化紧急运输保障

  加强区域物资统筹调配,建立多方参与、协同配合的综合交通紧急运输管理协调机制。落实运输资源调运、征用、灾后补偿等配套政策和调运经费结算方式。依托物流企业,统筹建立涵盖铁路、公路、民航、邮政快递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紧急运输储备力量。健全社会紧急运输力量动员机制。优化紧急运输设施空间布局,完善多式联运组织,发挥不同运输方式规模、速度、覆盖优势,构建快速通达、衔接有力、功能适配、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紧急运输网络。加强交通应急抢通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紧急运输能力。统筹现有物流及仓储资源,健全灾后紧急运输调运和征用机制,提升紧急运输市场储备能力。加强紧急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优先通行机制。建设政企联通的紧急运输调度指挥平台,提高供需匹配效率,减少物资转运环节,提高救灾物资运输、配送、分发和使用调度管控水平。 

24.强化救助恢复准备

  健全灾害救助机制。坚持灾后救助与其它专项救助相结合,完善救灾资源动员机制,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社会组织、企业合作模式,支持红十字会、慈善组织等依法参与灾害救援救助工作。健全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和救助机制,加强临时住所、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针对儿童特点采取优先救助和康复措施,加强对孕产妇等重点妇女群体关爱保护,加强对受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引导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参与应对突发事件,加大受灾群众心理援助。 

  规范灾后恢复重建。落实省级统筹指导、地方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恢复重建机制。科学开展灾害损失评估、次生衍生灾害隐患排查及危险性评估、住房及建筑物受损鉴定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完善评估标准和评估流程,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优先重建供水、排水、道路、桥梁、水库等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和医院等公益性服务设施。完善灾后恢复重建财税、金融、土地、社会保障、产业扶持等配套政策。引导各类贷款、对口支援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强化恢复重建政策实施监督评估,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七)加强应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25.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按照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目录清单,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招录政策,拓展急需紧缺人才培育供给渠道,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实施应急管理科技领军人才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将应急管理纳入各类职业培训内容,强化现场实操实训。加强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消防工程师等职业资格管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作用。实施高危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专项行动,积极培养企业安全生产复合型人才和岗位能手。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讲担当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选优配强讲政治、懂应急、敢担当、有作为的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开发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培训课程,将应急管理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必修内容。完善人员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采取定向招录、委托培养等方式,提高应急管理干部队伍专业人才比例。落实安全监管人员与企业人员双向挂职交流机制和应急系统机关、基层双向挂职锻炼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建设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梯队。加大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力度,增强全社会对应急管理的职业尊崇。 

26.壮大安全应急产业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引导发展灾害事故防治、监测预警、检测监控、个体防护、应急处置、安全文化等技术、装备和服务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安全应急产业的投入和支持。推广应用适用于家庭单元和个人的成套应急用品。落实安全应急产业税收、投融资优惠政策和安全应急产品及服务专项购置补贴。鼓励有条件企业发展安全应急产业,形成安全应急产业链,引领技术装备研发、产品生产制造和安全应急服务发展。 

  安全应急产品和服务发展重点:(1)高精度监测预警产品:灾害事故动态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产品、危化品侦检产品等。(2)高可靠风险防控与安全防护产品:救援人员防护产品、重要设施防护系统、工程与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备、防护材料等。(3)新型应急指挥通信和信息感知产品:应急管理与指挥调度平台、应急通信产品、应急广播系统、灾害现场信息获取产品等。(4)特种交通应急保障产品:全地形救援车辆、大型隧道抢通产品、除冰雪产品、铁路事故应急处置产品等。(5)新型消防救援装备:轨道交通消防产品、机场消防产品、高层建筑消防产品、地下工程消防产品、化工灭火产品、森林草原防灭火产品、消防侦检产品、消防员职业健康产品、消防员训练产品、高性能绿色阻燃材料、环境友好灭火剂等。(6)事故灾难抢险救援关键装备:人员搜索与物体定位产品、溢油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产品、矿难事故救援产品、特种设备应急产品、电力应急保障产品、高机动全地形应急救援装备、大流量排涝装备、多功能应急电源产品、便携机动救援装备、密闭空间排烟装备、生命探测装备、事故灾难医学救护关键装备、应急示位标救生衣(艇、筏)等。(7)智能无人应急救援装备:长航时大载荷无人机、无人船艇、单兵助力机器人、危险气体巡检机器人、矿井救援机器人、井下抢险作业机器人、灾后搜救水陆两栖机器人等。(8)应急管理支撑服务:风险评估服务、隐患排查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9)应急专业技术服务:自然灾害防治技术服务、消防技术服务、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应急测绘技术服务、安保技术服务等。(10)社会化应急救援服务:航空救援服务、应急物流服务、道路救援服务、安全教育培训服务、应急演练服务、灾害事故保险等。 

27.强化信息支撑保障

  充分应用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低时延、大带宽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指挥网,为应急管理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支撑。利用国家、省建成的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和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应急管理业务应用深度融合。利用应急管理云计算平台,完善多数据中心统一调度和重要业务应急保障功能,以大数据促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按照应急管理数据资源目录,接入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形成应急管理数据资源池。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系统推进“智慧应急”建设,建立符合大数据发展的应急数据治理体系,完善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灾情管理、政务管理、社会动员和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等功能。 

(八)加强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建设

28.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推动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第一响应人”制度。培养发展基层灾害信息员、安全生产“吹哨人”,建立覆盖各乡镇、村(社区),熟练掌握灾情统计报送和开展灾情核查评估队伍,为精准预警、救灾和开展灾害救助奠定坚实基础。完善社区安全隐患和各灾种信息直报、定期发布机制,定期开展乡村、社区层面的应急和疏散演练,提高风险快速排查和隐患快速处置能力。加强和规范微型消防站建设,推动设立社区、村应急服务站。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应急管理组织建设。进一步明确各部门以及乡的应急管理权责。指导基层组织和单位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优化基层监管力量配置,推动监管服务向小微企业延伸。引导社区、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发展,坚决防范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发生,增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应急功能。发挥志愿者队伍“第一时间”响应的优势,完善志愿者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加应急志愿文化宣传力度,推动设立乡村、社区应急服务站,有效衔接志愿者和属地居民,形成广泛而紧密的志愿者网络。持续推动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县、山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9.加强安全应急文化建设

  将安全应急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拓展社会资源参与安全应急文化建设的渠道。大力选树、宣传先进模范,充分发挥好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建立健全安全应急科普联动协调机制,推动安全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创新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三晋安全行、安康杯和青年示范岗等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应急知识,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提升基于互联网的科普宣教培训能力。推动建立乡村、社区和居民家庭的自救互救、邻里相助机制。在学校、商场、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配置急救箱和体外除颤仪。繁荣发展安全应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扩大优质安全应急文化产品供给。建设全媒体安全应急文化阵地,推动建立公众科普宣教媒体绿色通道,增强应急科普宣教的知识性、趣味性、交互性。做好应急状态下的舆论引导,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鼓励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30.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落实安全生产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定并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实行企业安全生产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修复机制。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行约行规、自律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建立健全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鼓励行业协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保险机构参与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咨询、检测检验、应急演练、教育培训等活动。推进检测认证机构市场化改革,支持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发展,培育新型服务市场。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高危行业领域企业普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丰富应急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保险品种。 

四、重点工程

(一)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1.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获取全县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主要灾害的致灾因子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矿山(煤矿、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孕灾环境、历史灾害灾情信息,掌握自然灾害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区域减灾能力。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权属管理的原则,实施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集中调查收集建(构)筑物的结构基础数据,建立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基础信息数据库,分类开展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灾害风险隐患识别,开展灾害情景构建,摸清全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建立常态化的气象灾害与次生灾害多部门联合调查机制,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开展分灾种、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业务。开展暴雨洪水调查分析和流域行洪能力、重点水库防洪能力、蓄滞洪区蓄洪能力评估及风险隐患排查,编制完善洪水风险图,修订水文特征值和水文手册。建立旱灾风险评估体系,编制旱灾风险专题图和干旱防治区划图。建立水旱灾害风险调查与重点隐患排查数据库。建立健全督导检查长效机制,开展森林和草原防火工作检查和火灾隐患大排查活动。 

  依据前期调查成果,动态掌握地质灾害、森林火灾隐患、生物灾害等变动情况,建立级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自然灾害风险图,实时监测灾害隐患变动情况,提高监测、预警、综合防控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全县主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分区域、分类型、分要素的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多尺度自然灾害隐患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区划、防治区划的技术方法和模型库,利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评估、区划信息化系统,形成一整套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常态业务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制度与技术支撑体系。 

2.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

  继续实施国土绿化、退耕还林还草、森林资源培育等工程,加强水、气环境和土壤综合治理,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进一步推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抓好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和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实现山体创面植被修复绿化美化,消除矿区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科学规划生态移民居住和农业生产布局,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 

3.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

  继续实施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中小河流防洪治理,病险水库、水闸、淤地坝除险加固,水毁工程修复,防洪抗旱调度工程建设等,充分发挥水利设施在防汛抗旱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通过河道疏浚扩挖、堤防加高加固、穿堤建筑物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等措施,完善防洪体系,不断提升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开展抗旱水源建设以及其他配套工程,提升重点旱区抗旱水源保障能力。增储水泵、拉水车、移动灌溉等抗旱设施,提高抗旱应对能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推广喷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缓解农业用水紧张状况。开展堤防、排水管网、蓄滞场所等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提升增雨防雹作业的精准化、科学化和安全化水平,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4.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

  全面推进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完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程度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对于治理难度不大、治理费用不高的隐患,采取清除危岩体、修筑挡墙、构建主(被)动防护网、棚洞防护等工程治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对于治理难度大、治理费用高的隐患采取居民搬迁措施,结合脱贫攻坚、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改造等,主动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的威胁;对无人居住的隐患区域加强监测。 

5.应急指挥与物资保障建设

  建设统一指挥、专长兼备、反应灵敏、下上联动、平战结合的县应急指挥平合,统筹指挥协调各类信息资源、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物资,形成应急救援“一盘棋”格局,提升应急指挥效率。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全县应急指挥体系。推动应急指挥救援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并高标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根据人口分布、城镇布局、区域特点和灾害特征,充分利用现有公园、广场等市政设施和人防工程,建设若干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各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体系,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应急功能,建设城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制定实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地方标准和管理办法,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和管理职责。结合实际,采取新建、改扩建、租赁和代储等方式推动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科学确定各级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及规模,增强乡(镇)和村(社区)救灾物资储备能力,构建县、乡(镇)、村(社区)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形成以县级储备为、乡(镇)村(社区)储备为补充的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健全救灾物资管理制度和应急调运预案体系,推进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救灾物资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6.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利用省市应急管理综合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网格互联和信息共享,对各类基础地理、社会经济、防灾工程等基础数据及自然灾害风险等专题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分析,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扩展建设,加快实施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依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示范点,推进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推广应用。利用“云+端”技术,建设集约化气象大数据支撑平台,提高气象数据传输、共享和利用效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智能网格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强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提升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精细化服务水平。优化生态系统保护气象观测站网,提升生态系统保护气象综合监测服务能力。建立生态环境遥感业务系统和生态气象监测评估业务系统。强化重污染天气预警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开展水文站网和监测能力建设,强化水文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实现预报科学化、调度智能化、情景分析自动化、应急处置可控化。完善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网络,推进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体系,加强生物灾害预警,实现统防统治、绿色防控。 

7.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

  加强应急指挥通信,智能无人应急救援、生命探测仪、破拆救生等先进科技装备推广应用与配备,提高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结合实际,开展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灾害信息获取、生命搜索救援等领域的科技研究,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为预测预报预防能力。以提高灾情信息采集与传输能力、应急指挥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后勤保障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北斗卫星导航、卫星传输等应急通信装备,加强智能无人应急救援、生命探测仪、钻探掘进、破拆救生等大型应急救援专业设备的推广应用与配备,以及应急广播设施、救灾专用车辆等技术装备建设,提高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8.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程

  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扎实推进社区减灾工作,引领带动基层主动落实自然灾害防治责任,推动基层一线成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主战场。组织开展全国和山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每年年初通过申报,确定并下达年度创建任务。积极开展专题培训、防灾减灾宣讲、物资支持、督促检查等活动,支持社区创建工作,确保创建质量。充分发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示范效应,引领带动村(社区)扎实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16”安全生产月咨询日、“11.9”全国消防日等宣传教育活动,完善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储备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及时组织风险隐患排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等常态化减灾工作,增强全民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提升社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十四五”期间,争取创建1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山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立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动态管理机制,不断扩大创建成果。 

(二)提升本质安全生产能力

9.安全生产预防能力提升工程

  在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监测预警等全过程本质安全能力提升行动。继续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企业搬迁工程。开展煤矿瓦斯、水害、火灾、顶板、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综合治理。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融合应用工程,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监管平台。 

10.科技装备推广应用示范工程

  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机器人换岗”示范建设,建成一批无人少人智能化示范矿井。以先进装备和信息化融合应用为重点,开展智慧矿山、智慧化工园区等风险防范试点。 

(三)提升灾害事故救援能力

1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推动整合属地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形成资源统筹、一专多能、统调统用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援体能、专业技战术、装备实操、特殊灾害环境适应性等训练设施,补充配备通用应急救援、应急通信、应急勘测、防汛抗洪抢险、个体防护等装备,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2.建立健全应急先锋队

  乡(镇)、部门组织本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理想信念坚定,责任心强,勇于担当,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对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有经验的人员组成应急先锋队。加大业务培训和经费投入,为先锋队配齐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装备。 

(四)提升综合支撑能力

13.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

  开展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通信基础设施,推动应急专用网、电子政务外网和外部互联网三网融合。配置中型、小型综合通信车。搭建与各级指挥中心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传输通道,保障信息畅通。建设完善消防实战指挥平台,建立健全实战指挥体系,全面建成应用一体化、跨部门、跨区域实战指挥系统。 

14.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建设工程

  依托社会力量建设应急管理培训基地,重点开展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依托现有训练场所建设事故灾难和多灾种自然灾害综合应急实训演练基地,强化实训功能,配备可模拟多种灾害事故场景的实战化训练设施和专业化训练场地,为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等提供实训服务。 

15.气象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开展干旱、暴雨、高温、低温冷冻、风雹、雪灾和雷电等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调查、重点隐患排查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打造一支集气象监测预报、应急救援和保障服务等综合能力的专业人员队伍,配备事故短临天气预报、实时监测和救援现场服务等专业装备。 

16.城乡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实施城市重大建设工程、交通基础设施等隐患治理,建立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防洪排涝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城市物联感知网络和安全风险综合管理系统,构建城市安全“智慧大脑”。加强农村公路、隧道隐患整治,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加强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和城镇周边森林草原防火设施建设,开展企业专职消防队、乡镇专职消防队标准化创建。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实施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工程、油库、加油加气站等重点场所消防系统改造,打通消防车通道、楼内疏散通道等“生命通道”。在城区和典型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建设具有应急避险、应急指挥、应急演练、物资储备、人员安置等救援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避难场所。 

(五)提升社会应急能力

17.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建设基层社区应急救援示范队伍,开展基层应急管理站(所)、社区微型消防站达标创建。为基层应急管理机构配备常用应急救援装备和个体防护装备,推广应用应急管理智慧终端,开展领导干部应急专业知识培训。推进基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开展农村应急广播使用人员培训和信息发布演练。开展交通不便或灾害事故风险等级高的乡应急物资储备点(库)建设。实施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示范工程。完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储备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提升社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18.公众科普宣教能力建设工程

  依托现有公共场馆、森林公园、游乐场等设施,建立防灾减灾警示教育、科普宣传、生命安全教育基地;建设面向公众的应急救护培训体系和自救互救体验馆。积极开展应急避险、逃生自救、居家安全、防震减灾、公共安全、消防安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等科普教育,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规划实施及评价

(一)加强组织领导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加强规划统筹衔接协调。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分工、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规划实施与年度计划的衔接,明确规划各项任务的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健全跨部门规划实施协同配合机制,密切工作联系、强化统筹协调,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推进、确保重大举措有效落地,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二)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发挥重大工程项目的规划载体作用,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完善财政、金融、信贷等政策,加快工程项目实施。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推动规划相关任务和工程项目落实落地。乡(镇)、各部门对纳入本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要简化审批核准程序,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融资安排。

(三)强化规划宣传综合运用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各类载体,组织开展规划系列宣传,全方位加强规划解读,宣传规划实施的重大意义和做法成效,大力传播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理念,积极营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推动规划实施的舆论氛围。要做好乡(镇)、各部门规划实施辅导培训和宣传工作,明确规划实施具体步骤和要求,充分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规划落实的良好局面。

(四)强化监督评估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对乡(镇)、部门工作督查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分析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公布进展情况报告。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