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河曲 > 河曲文化 > 正文

河曲:贾德义组织第三次二人台爱好者研讨会

 时间:2018-11-14       大    中    小      来源:河曲视窗网 作者:张瑞锋

  11月10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贾德义组织召开第三次河曲二人台爱好者研讨会。忻州易经研究会副会长王尚斌,田野组合领队赵济珍,二人台传承人侯巧梅、张混良,二人台演员乔润琴,二人台爱好者张瑞锋,音乐教师李国英参加了研讨活动。

  研讨会确定两个课题:《说二人台的根不准确》《什么是二人台?》。

  贾德义老师说,我们不能说二人台的根在哪,其实二人台的根系很发达,集众家所长,聚南北特色,从而在河曲这个灵气十足的黄土地上成长成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剧种——二人台。比如二人台剧目《张生戏莺莺》和江南《茉莉花》,曲调很是相似,那我们该说《茉莉花》是从江南传到河曲的?还是从河曲传到江南的?这需要去用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去论证。他说,作为国家级传承人,十几年如一日在西口古渡口拉四胡传唱二人台,就是想让更多的本地听众和南北游人听一下原汁原味的二人台,去品一下二人台真正的味道。但是,在闲暇之余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去传承二人台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大工程,在传承技艺的同时,还应该关心非遗生存的时空、人文环境生态等一些外来因素。需要弄清的问题是,到底该去传承哪一个时期的二人台?去传承哪一段的二人台?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二人台仅仅是两个人登台唱上几段,绕绕绸子,舞舞扇子。其实,不是这样子的。二人台其实有很深的内涵,这样的认识只是表层上的,是不到位的。四五十年代,二人台小生穿黑褂子绿裤子,高毡帽戴小胡子,小旦穿红袄子绿裤子,两人转八字、双出水。六十年代,二人台演出时服装有所改良,戴高毡帽扎腰带,但开始有所变化。八十年代,二人台的服装进行了再次变化,就是现在舞台演出的样子。

  王尚斌老师说,贾老师对二人台的不离不弃是自己需要学习的,要全力支持贾老师对二人台的研究工作。贾老师出版的《北方两句头》,厘清了民歌和二人台的区别:民歌多为两句头,而二人台注重起承转合。民歌就是民间就能创作出来的,二人台则需要民间音乐专家和文化人士进行加工打造,民歌转变为二人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历史的痕迹来看,河曲是一个集大成的地方,河曲是块宝地,天生的创造灵气很足,能够对民间流传的音乐及唱腔进行创新。要真正地去探寻二人台的流传史以及音乐的DNA,要有耐心地去研究清二人台的音乐体系,看音乐是怎么流传和发展演变的?说到根,他说,二人台是具有统一性的,有核心的根系。在研究中,要注意二人台的核心从哪来?主要部分从哪来?基本的东西从哪来?相同的牌子曲,不同的版本,哪些是后期的,哪些是原始的?要通过对比来看清它的源流,切实做好二人台的实证工作。

  赵济珍、侯巧梅、张混良、乔润琴、张瑞锋、李国英分别谈了自己对二人台的认识和看法。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