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 正文

河曲:南沙窊村刘计荣 勤劳种植谢党恩

 时间:2020-05-06       大    中    小      来源:河曲视窗网

  河曲县鹿固乡南沙窊村,有一位低保脱贫户刘计荣,他为人厚道,聪明能干,一生勤劳。夫妻俩借助党的惠农政策的扶持,踏实劳动、奋发图强,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走出了一条以种植谋发展、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在乡间传为美谈。 

  刘计荣今年63岁,高挑的个子,帅气的长相,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高中毕业生,村里的文化人,曾经当过六年民办教师,四年村委会主任。乍看外表,依然不失书生之气,难以和劳动致富联系在一起。但他自从包干到户后,农闲打工,农忙种地,一直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夫妻俩用勤劳的双手构建了温馨的家庭,创造了不愁吃穿用度的农家好日子。现在,他虽然身体有病,但除了种植自家人的十来亩耕地之外,还承包了村里其他人的30多亩地,每年精耕细作,辛勤劳动,大多年景都能取得可喜的收获。就以去年为例,他种了大约17亩玉米、13亩谷子、7亩高粱、2亩糜子、1亩山药、1亩豆类,还有部分菜蔬,单种地一项就获得了满意的收入。 

  种植这么多的耕地,还要侍弄几十棵花果树,对于一个身体健壮的劳动力来说也是颇不容易的,何况是刘计荣这样的慢病患者?需要付出的劳动可想而知。他和爱人王俊英每天早出晚归在地里忙碌,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几乎没有什么消停的日子。有付出就有收获,正所谓“天道酬勤,功不唐捐”,在大多数年景,种植收入是不错的。就去年而言,鹿固乡风调雨顺,计荣收获玉米两万多斤,红高粱近万斤,沁州黄谷子六千多斤,糜子一千六百多斤,土豆三千多斤。一年下来,他能向国家交售两万多斤粮食,对六旬老人来说,这确实是一笔不可小觑的贡献。 

  当然也有歉收的时候,但无论年景如何,刘计荣夫妇始终不忘初心,把土地视为命根子、饭钵子,坚持不懈地厮守着,尽全力细心作务,舍不得放弃。他坚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原则,从不懒惰、依赖,不像个别好逸恶劳的懒鬼喜欢躺在政策帮扶的安乐椅上睡大觉。不等、不靠、不要,自立自强是他做人的本分和操守。明知今年的身体明显不如去年,他却依然不打算少种一分地。他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老天也不会辜负自己,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强。 

  农闲之日,刘计荣也不肯歇着,短暂的外出务工,村里防火、打扫道路、抄抄写写,只要有适合干的营生,他就积极行动,不让自己消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能闲下来,闲着就更难受。趁着能行能动,就不能停下步子当乌龟。人多会儿都要争一口气。 

  前年和去年,刘计荣因心律不齐,房颤房扑、左心耳封堵,先后两次到太原住院治疗,手术医疗费用共花掉16万元之多,按国家医保政策,绝大多数给予了报销,自己仅花了1万多元。计荣感恩戴德,激动地说: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的命早已不保。既然国家这么对待贫困户,咱哪能不讲良心?只要我还能行动,就要把地种好,为国家减轻一些负担。他略加思索了一下继续说道:农民的本分就是种地,像我这样的种植户全村不少,一年下来就可以为国家生产粮食超百万斤。你说鹿固全乡27个村能上交多少粮食?全县算下来又是个甚数字?反过来,如果我们不种地,那国家的粮食问题如何解决?即使国家有钱进口,哪个国家能给你生产下那么多粮食?到时候一闹饥荒,国家还能长治久安吗?所以说,农业是基础,是国家的根本命脉。国家加大补贴鼓励农民种地,解决“三农”问题,大打脱贫攻坚战,是意义重大的!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说得令人茅塞顿开、大彻大悟!作为一位普通农民,计荣的思想境界由此可见一斑;“扶贫先扶志”,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是摆在脱贫攻坚任务面前的重要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刘计荣视土地为生命,富有远见卓识是由来已久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他就力排众议,积极配合县农机公司、土地开发公司和世行办的工作,在南沙窊村平田整地七百余亩,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后来,这些平整过的梯田越来越显示出超乎坡地的产值和效益,人们才逐渐理解了他当时的一番苦心和忠告。 

  现在,刘计荣已过花甲之年,仍然带病劳动,积极从事种植生产。到了秋收大忙季节,儿女、弟兄姊妹们大多会主动回来帮忙,与他共同庆贺丰收,度过忙碌、劳累而又快乐的金秋岁月。刘计荣不等、不要、不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耕耘,为国为家生产粮食,创造和积累着财富,过着勤俭踏实、安居乐业的普通农家日子。用他爱人的话说就是:自己的日子自己扎点,我们老两口要继续好好劳动,多打粮食,争取生活越过越好! 

  在党的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刘计荣摆脱了贫困,逐渐过上了好日子。他念念不忘党和国家的恩情,带病坚持种地,夺取粮食丰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虽没有骄人的业绩,但他勤劳朴实、积极肯干、不忘初心、以农为本,是激发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的良好教材和学习典范,值得推崇和赞扬! 

关闭本页